近年来,楚雄高新区扎实开展清廉高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“暖心行动”,在搭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路径上不断实践探索,聚焦整治服务企业干部作风问题,建立服务企业“2115工作法”“产业链工作专班制”,模块化推进项目建设,让服务企业更有温度、解决诉求更有速度、帮扶指导更有力度,营商环境焕然一新。
政务服务更加优化。楚雄高新区坚持靠前服务、问需问计于企业,制定实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“十条措施”,《楚雄高新区“三进企业”帮扶活动方案》,组建2个园区服务工作站,成立园区服务专班,由区领导任组长开展帮扶活动,为92家企业建立专属档案,从项目引进到企业生产经营全程跟进。高效解决滇池制药公租房、企业厂区外部路灯缺失、屋顶光伏并网等诉求59项,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困方案,推动实现试生产,帮助衡楚药业、金七制药、马大泡等企业共计获得贷款支持1.12亿元。
干部作风更加优良。践行“三三制”学习机制,用30%时间学政策,看政策解读措施、创新应用案例,用30%时间进企业,看问题解决率、企业满意度,用30%时间外出对标,看考察成果、对标改进计划,着力提升干部的专业化精神和专业化能力,赋能产业提速增效。全面推行服务企业“2115”工作法,每2个月全覆盖走访1次企业,开展1次分析研判,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、下步发展计划、当前困难问题、请求帮助解决事项、上下游企业5个清单,在服务企业的实践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,助力企业发展。区纪检监察工委立足职责定位,聚焦政策落实、项目资金、政商关系等,不断创新监督方式,重点纠治营商环境领域中存在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以及不作为、慢作为等问题,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,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开设楚雄高新区微课堂,开展学习教育6期,带动全区党员干部转作风优服务。
政商关系更加亲清。严格按照云南省政商交往“正面、负面、倡导”清单,印发执行《党建领航聚合力 践行“三清单”优环境——高新区政商清亲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严格落实《正面清单》许可事项,明确党员干部可参与企业技术研讨、招商对接等合规活动,建立“企业服务接待日”,党政领导现场办公36次,解决问题38个;严守《负面清单》禁止红线,健全完善涉及政商交往和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受理和督办机制,聚焦党员干部滥用监管职权、吃拿卡要等11项禁止行为,积极践行《倡导清单》服务导向,邀请企业代表列席党工委会议涉企议题,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守法经营、诚信经营、廉洁经营。不断厘清政商交往边界,使党员干部在与企业家打交道过程中既大胆履职、担当作为,又守住底线、把好分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