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楚雄高新区紧紧围绕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“强州府”行动安排,坚持“一切为了产业、一切有利产业、一切服务产业”工作理念,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政商亲清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,全面推行服务企业“2115”工作法,通过优化审批服务流程、完善政商交往规范等举措,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、政商关系亲清明朗,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精准化解企业痛点,难题响应“提速”。把服务企业常态化、具体化、精准化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,依托2个园区党群服务工作站,推行“党建+服务”工作机制和“帮办代办”先锋行动,先后协助企业在用地审批、融资贷款、人才招聘等方面打通堵点、破解难题,促使项目得以提前破土动工,企业时间成本和隐性成本大幅降低,真正实现服务下沉、问题直达。1—6月,全区先后深入园区企业、项目现场开展帮办代办服务141次,完成帮办事项27件次;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0场次,服务企业超100余家,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,帮助300余名求职者实现就业。
科技人才双轮驱动,动能激活“强芯”。实施“科技赋能”专项行动和“人才引育双提升”工程,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,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、吸纳高端人才提供系统性支持。同时,积极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机关、企业共同开展“产学研”党建联建联创活动,围绕前沿技术、产业趋势和转型升级开展技术培训,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“智慧引擎”。今年上半年,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户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2户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、创新型中小企业11户;协助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7个,引进各类专业人才890人,累计为滇中城市群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00余名。
惠企政策精准滴灌,红利直达“末梢”。以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为目标,全面构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,创新推行服务企业“2115”工作法和建立“企业服务接待日”,由党工委领导带队,每2个月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、现场办公,实地了解企业诉求,听取企业意见建议,把政策“送下去、讲明白”,精准有力落实助企纾困惠企政策,真正实现政策红利“不缩水、不漏享”。1—6月,全区共开展“三进企业”2场次入户走访148家,累计宣讲覆盖企业300余次,解决困难问题46个,助力兑现政策资金超3亿元。
政企互动双向赋能,厚植营商“土壤”。创新设立高新区“政商交往安全区”和明确“安全行为清单”,严格落实不代收企业费用、不索取额外报酬、不泄露商业机密“三不”原则,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监督和反馈,形成政企互动良好局面,让企业在享受服务时更加安心,党员干部在服务过程中能有章可循、有责可究,通过明晰政企交往“亲清”边界,切实形成“企业敢言、干部敢为”的高新政企新格局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收集企业、群众对高新区发展意见建议47条,部分合理化建议已转化为具体服务措施落地实施,进一步提升了政企协同效能。